下表列出了较常见均聚物的玻璃转变温度(Tg)和熔融温度(Tm)的文献值。聚合物按聚合物链中的重复链段列出。所列出的聚合物和相应的单体可从我们这里获得。给定材料的文献值可能会有很大差异。报告的数值来自各种来源,代表最常报告的数值。1 有若干因素会影响报告的数值,包括分子量、分子量分布、立构规整度、热历史、纯度和测量方法。
均聚物的热转变:玻璃转变温度(Tg)和熔点(Tm)温度
重复链段 | Tg (°C) | Tm (°C) | 重复链段 | Tg (°C) | Tm (°C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苊烯 | 214 | N,N-二甲基丙烯酰胺 | 89 | ||
乙醛 | -32 | 165 |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| 19 | |
4-乙酰氧基苯乙烯 | 116 | 2,6-二甲基-1,4-亚苯基氧化物 | 167 | ||
丙烯酰胺 | 165 | 二甲基硅氧烷 | -127 | -40 | |
丙烯酸 | 105 | 2,4-二甲基苯乙烯 | 112 | ||
丙烯腈,间同立构 | 125 | 319 | 2,5-二甲基苯乙烯 | 143 | |
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| -78 | 3,5-二甲基苯乙烯 | 104 | ||
丙烯酸苄酯 | 6 | 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| -3 | ||
甲基丙烯酸苄酯 | 54 | 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| -65 | ||
双酚A-alt-表氯醇 | 100 | 十二烷基乙烯基醚 | -62 | ||
双酚A对苯二甲酸酯 | 205 | 环氧溴丙烷 | -14 | ||
双酚碳酸酯 | 174 | 环氧氯丙烷 | -22 | ||
双酚F碳酸酯 | 147 | 1,2-环氧丁烷 | -70 | ||
双酚Z碳酸酯 | 175 | 1,2-环氧癸烷 | -70 | ||
4-溴苯乙烯 | 118 | 1,2-环氧辛烷 | -67 | ||
顺式-丁二烯 | 102 | 1 | 2-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| -50 | |
反式-丁二烯 | -58 | 148 | 4-乙氧基苯乙烯 | 86 | |
1-丁烯 | -24 | 171 | 丙烯酸乙酯 | -24 | |
N-叔丁基丙烯酰胺 | 128 | 乙基纤维素 | 43 | ||
丙烯酸丁酯 | -54 | 乙烯,HDPE | -125 | 130 | |
丙烯酸仲丁酯 | -26 | 己二酸乙烯 | -45 | 54 | |
丙烯酸叔丁酯 | 43-107 | 193 | 乙烯-反-1,4-环己基二羧酸酯 | 18 | – |
2-叔丁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| 33 | 乙烯异氰酸酯 | 51 | ||
丁基甘氨酰醚 | -79 | 乙烯丙二酸酯 | -29 | ||
甲基丙烯酸丁酯 | 20 | 乙烯2,6-萘二羧酸酯 | 113 | ||
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| 118 | 环氧乙烷 | -66 | 66 | |
4-叔丁基苯乙烯 | 127 |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| 72 | 265 | |
叔丁基乙烯基醚 | 88 | 250 | 2-丙烯酸乙基己酯 | -50 | |
丁基乙烯基醚 | -55 | 64 | 2-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 | -10 | |
ε-己内酯 | -60 | 2-乙基己基乙烯基醚 | -66 | ||
硝酸纤维素 | 53 | 甲基丙烯酸乙酯 | 65 | ||
三丙酸纤维素 | 乙基乙烯基醚 | -43 | 86 | ||
顺式-氯丁二烯 | -20 | 80 | 4-氟苯乙烯 | 95 | |
反式-氯丁二烯 | -40 | 101 | 甲醛 | -82 | 181 |
2-氯苯乙烯 | 119 | 丙烯酸十六烷基酯 | 35 | ||
3-氯苯乙烯 | 90 | 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 | 15 | ||
4-氯苯乙烯 | 110 | 丙烯酸己酯 | -57 | ||
三氟氯乙烯 | 52 | 214 | 甲基丙烯酸己酯 | -5 | |
2-氰基乙基丙烯酸酯 | 4 | 2-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| 76 | ||
环己基丙烯酸酯 | 19 | 对苯二酚-alt-环氧氯丙烷 | 60 | ||
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 | 92 | 2-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| 57 | ||
环己基乙烯基醚 | 81 | 茚 | 85 | ||
2,6-二氯苯乙烯 | 167 | 丙烯酸异冰片酯 | 94 | ||
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 | 20 |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| 110 | ||
丙烯酸异丁酯 | -24 | 对苯二甲酰对苯二甲酰胺 | 345 | ||
异丁烯 | -73 | 对苯撑乙烯 | 80 | 380 | |
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| 53 | 甲基丙烯酸苯酯 | 110 | ||
异丁基乙烯基醚 | -19 | 165 | 苯基乙烯基酮 | 74 | |
顺式-异戊二烯 | -63 | 28 | 丙烯酸钾 | 194 | |
反式-异戊二烯 | -66 | 65 | 丙烯,无规立构 | -13 | |
N-异丙基丙烯酰胺 | 85-130 | 丙烯,全同立构 | -8 | 176 | |
丙烯酸异丙酯,全同立构 | -11 | 162 | 丙烯,间同立构 | -8 | |
甲基丙烯酸异丙酯 | 81 | 环氧丙烷 | -75 | 66 | |
甲基丙烯酸 | 228 | 丙基乙烯基醚 | -49 | 76 | |
甲基丙烯酸酐 | 159 | 丙烯酸钠 | 230 | ||
甲基丙烯腈 | 120 | 甲基丙烯酸钠 | 310 | ||
2-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| -50 | 苯乙烯,无规立构 | 100 | ||
4-甲氧基苯乙烯 | 113 | 苯乙烯,全同立构 | 100 | 240 | |
丙烯酸甲酯 | 10 | 四溴双酚A碳酸酯 | 157 | ||
甲基纤维素 | 四氟乙烯 | 117 | 327 | ||
甲基缩水甘油醚 | -62 | 四氢呋喃 | -84 | ||
甲基丙烯酸甲酯,无规立构 | 105,120 | 己二酸四亚甲基酯 | -118 | ||
甲基丙烯酸甲酯,间同立构 | 115 | 200 | 四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| 17 | 232 |
4-甲基戊烯 | 29 | 250 | 硫代-1,4-亚苯基 | 97 | 285 |
甲基苯基硅氧烷 | -86 | 2,2,2-三氟乙基丙烯酸酯 | -10 | ||
甲基苯乙烯 | 20 | 三亚甲基氧化物 | -78 | ||
3-甲基苯乙烯 | 97 | 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硅烷酯 | 68 | ||
4-甲基苯乙烯 | 97 | 2,4,6-三甲基苯乙烯 | 162 | ||
甲基乙烯基醚 | -31 | 144 | 乙烯基缩醛 | 355 | 82 |
尼龙4,6(四亚甲基己二酰胺) | 43 | 乙酸乙烯酯 | 30 | ||
尼龙6(-己内酰胺) | 52 | 225 | 乙烯醇 | 85 | 220 |
尼龙6,6(己撑己二酰胺) | 50 | 265 | 苯甲酸乙烯酯 | 71 | |
尼龙6,9(己撑壬二酰胺) | 58 | 乙烯基4-叔丁基苯甲酸酯 | 101 | – | |
Nylon 6,10 (hexamethylene sebacamide) | 50 | 227 | 乙烯基丁缩醛 | 322 | 49 |
尼龙6,12(己撑十二烷-二酰胺) | 46 | 乙烯基咔唑 | 227 | 320 | |
尼龙11(ω-十一酰胺) | 42 | 189 | 氯乙烯 | 81 | 227 |
尼龙12(ω-十二酰胺) | 41 | 179 | 乙烯基环己酸酯 | 76 | |
1-十八碳烯 | 55 | 乙烯基二茂铁 | 189 | ||
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| -100 | 乙烯基氟化物 | 41 | 200 | |
1-辛烯 | -63 | 乙烯基甲醛 | 105 | ||
甲基丙烯酸辛酯 | -20 | 偏氯乙烯 | -18 | 200 | |
氧-4,4'-联苯乙氧基-1,4-亚苯基磺酰基-1,4-亚苯基 | 230 | 290 | 偏二氟乙烯 | -40 | 171 |
氧-1,4-亚苯基磺酰基-1,4-亚苯氧基-1,4-亚苯基异亚丙基-1,4-亚苯基 | 165 | 190 | 2-乙烯基萘 | 151 | |
氧-1,4-亚苯基磺酰基-1,4-亚苯基醚 | 214 | 230 | 乙烯基新戊酸酯 | 86 | |
对苯间苯二甲酰胺 | 225 | 380 | 丙酸乙烯酯 | 10 | |
2-乙烯基吡啶 | 104 | ||||
4-乙烯基吡啶 | 142 | ||||
1-乙烯基-2-吡咯烷酮 | 54 | ||||
乙烯基三氟乙酸酯 | 46 |
登录以继续。
如要继续阅读,请登录或创建帐户。
暂无帐户?